最近,北约峰会如期在荷兰海牙召开。这本该是北约国家展示团结的大会,但实际情况却有点尴尬,出了几件引人注目的事情。
峰会开始前,一个不寻常的情况发生了,以往被当做北约“编外”国家的日本和韩国,这次举动不参加这次峰会,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,给出了各自的理由。
日本方面给的理由很直接:就在峰会马上要开的时候,美国突然动手轰炸了伊朗的核设施。这让中东的局势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和危险。石破茂首相觉得,在这种情况下,原定要和北约以及几个印太国家开的会议很可能开不成,而且他期待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单独会谈的机会也渺茫了,所以干脆取消了行程,派了外交部长代替他来。
韩国总统李在明没来的理由则委婉一些,说是国内有事情要处理,加上中东局势不明朗,所以不参加了。
这两个重要伙伴国家领导人的缺席,尤其是在美国刚刚在中东采取了重大军事行动的背景下,是一个明显的信号。这说明,美国的一些单方面行动,即使是盟友,有时也会选择保持距离,不愿意无条件追随。
特朗普要钱,盟友不买账,峰会正式开始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刻提出了一个要求,他希望所有北约盟国都把军费开支提高到本国GDP的5%。他以前就认为北约国家在防务上花钱太少,让美国吃亏。但这个要求一提出来,就遭到了冷遇。加拿大和西班牙的代表当场就明确表示拒绝。其他很多国家虽然没直接说“不”,但也明显不乐意。
为什么呢?因为特朗普这个要求太高了。要知道,美国自己在全球到处有驻军,还打了不少仗,军费开支也只占到GDP的3.4%左右。像印度这样最近还在边境打仗的国家,军费占比也才2%。更关键的是,很多国家当初加入北约,就是图个安全省心,想着可以少花点钱在自己国防上,把钱用在其他方面发展经济民生。现在突然要他们翻倍甚至更多增加军费,他们当然不干,觉得这完全违背了初衷。
但不管这些国家乐意不乐意,北约最后还是把5%的军费定了下来,只不过不是马上执行,而是到2035年之前,也就是说,10年内,一些北约国家的国防开支要翻一倍甚至更多。
更让气氛尴尬的是,特朗普在峰会上干了一件不太地道的事。他把北约秘书长吕特发给他的私人短信内容给公开了。短信里充满了吕特对特朗普的阿谀奉承,什么“您非凡的领导力”之类的话。在任何场合,公开别人的私人信息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,特朗普这么做,让欧洲方面脸上无光。
更离谱的是,后来吕特秘书长本人在公开场合,竟然称呼特朗普为“爸爸”(DADDY),还说这只是个人品味问题,难道特朗普不该被表扬吗?这进一步让欧洲人觉得自己的领导人为了讨好美国,姿态放得太低了。
为了给北约的存在和发展找理由,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峰会上主动提到了台湾问题。他声称,如果中国大陆决定收台,可能会拉拢俄罗斯帮忙,那样的话,整个欧洲都得跟着忙活。
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。第一,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吕特作为北约秘书长谈论这个,是在干涉别国内政。第二,把中国和俄罗斯硬扯到一起,说什么中国会“拉拢”俄罗斯介入台海,纯粹是猜测,没有根据。他这么说的目的,无非是想制造“中国威胁”的印象,给北约把手伸到亚洲太平洋地区找个借口。
这次北约峰会开得有点冷清,问题不少。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,因为不满美国在中东的单边行动,以及觉得参会意义不大,选择不来。这表明美国的指挥棒不那么灵了,盟友也会根据自身利益和国家关系做选择。
特朗普强推军费增加到GDP的5%,虽然达成所谓“一致”,但加拿大、西班牙等国家明显不太乐意,其他国家也明显不积极。这说明在真金白银的利益面前,北约国家之间的分歧很大,特朗普“美国优先”的政策让盟友很为难。
这次峰会暴露了北约内部深刻的矛盾。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、对盟友的高压要求、单边行动的风格,都让盟友感到不舒服甚至反感。同时,北约自身也面临“存在危机”,秘书长吕特硬扯“中国威胁”和“俄罗斯干预台海”,试图为北约向亚太扩张找理由,显得力不从心。在各国越来越看重自身利益的大环境下,这个西方军事联盟要维持表面上的团结,正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正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