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年前,有一部现象级的战争剧。
到如今,它从2016年的8.7分一路飙升到9.6分,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国产战争剧:
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I 2009
豆瓣:9.6
我喜欢此剧,原因就是它提到了一段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快要忘记的历史,这段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是绝不应该忘记的!
整个故事背景和立意是云南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,滇缅公路、滇越铁路,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,它们构筑了高原新的脊梁。
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,一群来自五湖四海、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,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。
《团》剧主题宏大,思想深邃,一千人看会有一千个理解,第一遍看和第十遍看又会有不同的领悟。
不要指望一遍能看懂,在某个层面来讲《团》剧更像古典文学,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值得品鉴,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都值得回味
剧中没有主角,因为都是主角,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连只有一个镜头的群演都那么出色,更不要说主演,如果要颁奖,剧中每一个主演都应该颁发一个奥斯卡小金人。
北平人孟烦了、军医郝兽医、湖南兵不辣、上海军官阿译、东北佬迷龙、豆饼、要麻、蛇屁股、康丫、川妹子小醉……
每一个角色都真正活在了观众的心中,每一个观看过此剧的观众再一次地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。
该剧的本身,我能说的最多的只是一个好字,我不能理解《士兵突击》为什么励志,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不抛弃必须放弃,不放弃必须抛弃,生活中不是什么都强求的来,许三多的单纯并不能让我动容,但是抱着机枪不放的豆饼让我动容了。
诚如某网友所说,许三多只是一个幸运的豆饼,中国有千千万万的的豆饼。
但是中国的军人还有迷龙,还有郝西川,还有不辣,还有要麻,还有康丫,还有蛇屁股,还有烦啦,还有龙文章,还有虞啸卿,抗战的硝烟中,复杂的人性,却是愈现光辉。
团剧中还有很多亮点,细腻的很多电影都过犹不及,康丫死的时候想看看自己长什么样,因为他以前是司机一直看后视镜,于是弟兄们用刺刀和蜡烛弄出了一面镜子。
我明白了,在那个时代,想看看自己,原来也是这么奢侈…
龙文章带着炮灰团围捕日本兵的时候,那个受伤的日本兵在河边唱着家乡的歌曲,他们也并没有动手,一直到那个日本兵唱了一晚上再也发不出声音。我明白了,战争,是如此的无奈。
炮灰团和对岸的日军不打炮开始联欢的时候,孟烦了的旁白说没有谁可以保持这么长久的仇恨,虽然后面龙文章用安逸致死的理论狠狠打了他们一个耳光,但我明白了,战争中的个体,都向往着和平。
还有太多太多的细节…一次次的冲击着我的视觉和思想。
我给予团剧很高的评价,团剧是我认为最棒的二战片,我说不出它比美国大片强多少,我只是知道,它描述给我的抗日战争,让我动容了。
它影响到的,甚至还包括那些参演的演员们。
主演段奕宏说过这是他生命中最重的一部作品,他说:「因为我很看重,我不想时常把它拿出来,它就在那儿了,我不太愿意去消磨它。它已经在我的身体里,我不想把它当成一个调侃。」在泰国拍摄《非凡行动》时,他独自去了泰国北碧府,独自祭奠了那里的远征军碑与孤军墓,他也没对谁说过这事,很久以后有观众去了那里,看到了他的名字,这才被人知晓。
正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