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外长会现场,13国外长围坐一堂。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刚说完“没兴趣和中国打仗”,转头就扣帽子:“中国投射军力改变力量平衡,意图称霸亚洲。 ”她自诩澳大利亚是“值得信赖的伙伴”,呼吁美国介入亚太事务。 中国外长王毅当场回击:“亚洲是我们的家园,绝不容许把地缘冲突引入这里! ”
讽刺的是,就在三天前,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宣布将于7月12日率250家澳企访华,寻求扩大葡萄酒、牛肉和矿产贸易。 一边是总理带着商贸团来中国“谈生意”,一边是外长在东盟“拆台”,连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都看不下去:“真正的麻烦制造者是美国! ”
黄英贤的言论和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发言稿高度雷同。 她强调“南海航行自由”,却对美国军舰在南海的1500次挑衅行动只字不提;她炒作“中国军事威胁”,却无视中国—东盟贸易额半年增长13.2%、中老铁路单月运量突破80万吨的数据。 当记者追问“美军舰是否破坏地区平衡”时,她当场语塞,尴尬场面被东盟媒体称为“年度翻车现场”。
澳大利亚的双面戏码早有预兆。 今年2月,一架澳军P-8A巡逻机擅闯中国西沙领空遭解放军驱离,同一周,中国055型驱逐舰编队直抵悉尼外海150海里处巡航。 这种“你敢来我家门口,我就去你后院”的互动,暴露了澳方既想当美国遏华“急先锋”,又怕引火烧身的矛盾心态。
经济上,澳大利亚根本离不开中国。 2023年,中澳贸易额突破3200亿澳元(约2190亿美元),占澳出口总额的32%。 铁矿石、液化天然气、煤炭三大产业75%的出口依赖中国,仅铁矿石一项就贡献了948亿美元收入。
澳经济学家测算:对华贸易让每个澳大利亚家庭年收入增加2600澳元,创造了60万个就业岗位。 2024年,350家澳葡萄酒商重返中国市场,被禁的10家牛肉企业全部解限,龙虾输华检疫也已恢复。 南澳州对华出口同比激增45%,当地贸易部长直言:“这是全球经济寒冬中的暖阳。 ”
但安全政策上,澳大利亚却跪舔美国。 2022年,澳政府强行收回中企运营十年的达尔文港,转交美军扩建军事基地。这个曾被当地市长称为“就业救星”的港口,在中资管理下新增800多个岗位,如今却成了美海军陆战队2500人的常驻据点,日本自卫队也将入驻。 澳海军去年90%的军演与美军捆绑,仅南海域外军机活动就达1500架次,仅次于美国的7872架次。
澳大利亚为讨好美国付出惨重代价。 2024年3月,特朗普政府突然对澳钢铝加征25%关税,12亿美元损失袋鼠咬牙咽下。 同时,澳被迫为“奥库斯”核潜艇项目投入3680亿澳元,这笔钱需还到2040年,每年吞噬GDP的0.7%。 前国防部长痛心疾首:“我们掉进了沉没成本陷阱! ”
这种精神分裂的根源,深植于澳大利亚的历史焦虑。 作为英国曾经的海外监狱,它始终存在“母国认同危机”17世纪认荷兰为母国,18世纪改认英国,二战后又投靠美国。 悉尼大学教授点破:“堪培拉的外交政策首都,从伦敦迁到华盛顿,但永远不会是自己。 ”
政客们更把反华当选举工具。 以达顿为首的反对派,时刻给阿尔巴尼斯贴“亲华”标签。2023年澳国防部听证会上,军方一边声称“要保护对华贸易航线”,一边将中国列为“最大安全威胁”,全然不顾中国是其铁矿石95%的出口市场。
政治投机导致政策混乱:2020年追随美国制裁中国,结果葡萄酒库存堆积、龙虾烂在港口,贸易额暴跌40%;2024年解禁后,葡萄酒出口猛增50倍,又忙不迭派商贸团访华。
东盟国家早已看透这套把戏。 新加坡外长公开提醒:“别当别人棋子。 ”泰国接入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,手续费直降90%;老挝通过中老铁路向欧洲出口芒果,运费节省三分之一;马来西亚批准50亿元“数字熊猫债”,菲律宾贸易部长离场参观中企园区时说:“我想看看真正的经济引擎。 ”
7月的东盟外长会上,王毅的发言赢得满场掌声:“亚洲家园由亚洲人守护。 ”这句话抽掉了澳大利亚“域外平衡手”的底牌当黄英贤在吉隆坡为美国代言时,她忘了自己的国家,在地图上离东南亚比中国更远。
正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